3职务犯罪的防治对策 打击是惩治职务犯罪的治标措施,预防才是治本之策。人们往往关注打击职务犯罪而忽视预防工作。惩办贪污腐败,令人解气,但更重要的是预防和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,以减少国家和人民群众的损失,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。预防职务犯罪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: 3.1教育是反腐败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不少事实证明,"千腐败、万腐败,都是思想先腐败。"陈希同、成克杰、王宝森、胡长清、程维高等,这些高级干部之所以堕落,都是从思想蜕化变质开始,逐步滑向腐败深渊的。 3.2制度建设是预防腐败的保障 香港廉政公署有一句口号:"有健全的管理就会减少贪污的机会。"从已经暴露出来的案件中,也反映出我们在制度建设方面的缺失,还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。 3.3监督是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关键 当制度的执行不被保障,在制度"无效"的情况下,就需要有效的监督。在成克杰、慕绥新等腐败的案件中我们不能看出,这些人在作案时跨度大,时间久,并且越来越严重,而且有很多都是边腐败边提拔。这就应该引起我们的强烈反思,在我们的监督体系下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形,为什么我们的监督体系不能发挥其效用呢?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从以下四方面着手。首先,要客观的认识到通体监督的局限性,要解决监督主体依法独立监督的制度保障。其次在对各级"一把手"强化监督的同事,也要加重党组织特别是"一把手"的监督责任,如有状况发生要追究他们的失察之责。再次各监督主体要各负其责,同时还要形成合力,将监督重心迁移,重视公职人员的道德监督和党纪政纪监督,不要等到发展成非常严重的犯罪时才来算账。这对党和个人都是极大的损失。四是依法依纪监督,这样才能建立健全发现机制和惩戒机制,要执法必严,违法必究,不能法外开恩。 在工作中,必须贯彻党中央关于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要求,坚持党委统一领导,党政齐抓共管,着力构建教育、制度、监督三者并重、"三位一体"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,寻找最佳的预防职务犯罪方法,才能有效遏制和减少职务犯罪,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。 【参考文献】 [1]刘光显,张泗汉.贪污贿赂罪的认定与处理[M].北京:人民法院出版社,1996. [2]李文燕.中国刑法学[M].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,1998. [3]朱丽欣.查办贪污贿赂案件执行手册[M].中国检察出版社,2001. [4]陈志军.关于当前受贿罪若干问题探讨[M].中国检察出版社,2001. [5]陈正云,文盛堂.贪污贿赂犯罪认定与侦查[M].中国检察出版社,2002. [6]高铭暄,马克昌.刑法热点疑难问题探讨[M].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,2002. |